艾景獎組委會
2016-01-15
17768
項目名稱:石家莊市滹沱河生態綠廊
單位名稱:河北潤衡水利景觀設計研究有限公司
委托單位:石家莊市滹沱河生態綠廊工程籌建處
主創姓名:呂敏 甘亞曼
成員姓名:孫秀華 張宇 趙心杰 宋敏哲 張玉芬 鄧菁石
設計時間:2014.04
項目類別:園區景觀設計
項目規模:約3903公頃
項目地點:河北石家莊市中華大街至太行大街滹沱河段
獲得獎項:艾景獎2015年度優秀景觀設計
1 鳥瞰圖
設計說明
庙养 項目位于中國河北石家莊市,范圍西起中華大街北延線,東到太行大街朱河橡膠壩。全長約16公里,總面積約3903公頃(含水面),其中滹沱河水面占921公頃(含河心島),項目規劃面積占2982公頃。其中保留現狀用地762.2公頃,綠化建設用地2219.8公頃。
董弯以“為城市留白、讓自然做功”為設計理念。以建設“生活、生產、生態式綠廊 ,節水、節能、節約型景觀”為宗旨,對現狀滹沱河兩岸防護林區進行生態修復和開發利用,改善市區周邊生態環境,提升滹沱河林區防護功能,豐富區域生物多樣性,增加市民休閑鍛煉的活動場所。使其成為集防護、景區、觀賞、休閑、健身為一體的生態綠廊。
候塞 在設計中我們利用現有防護林和道路體系的基礎上重新規劃綠化體系和游覽道路,以“低成本、大面積”增加生態綠化為前提,進行“大尺度、厚綠量”的綠化建設,以鄉土樹種為主,考慮季相景觀,大尺度厚綠量打造林地、花海種植效果。在生態修復以及沙化土壤改良上結合國內外先進技術和經驗大膽創新,同時與整體環境相協調來設計,體現現代景觀低碳環保的生態環境之美。
贼哗 結合海綿城市的理念使用雨水收集、生態過濾的方式構建地表水匯流下滲系統提升水質,使用植物改良的技術改造濱河的沙化土壤,減少水土流失,增加濱水濕地,對單一品種的防護林進行生態防護林的改造,增加防護林的防火抗災能力,豐富生物多樣化,為動植物提供理想的棲息地。規劃一定的苗圃用地,既有景觀效果又為城市景觀建設進行苗木儲備。通過構建生態林網敏感系統規劃人為活動空間,減少人為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干擾和破壞,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建設后的滹沱河生態綠廊將會是城市可持續發展和濱水綠地生態修復的典范。
2 滹沱河彩屏
3 現狀照片
4 效果圖
5 效果圖 (2)
6 效果圖 (3)
7 效果圖 (4)
8 效果圖 (5)
9 效果圖 (6)
10 效果圖 (7)
11 效果圖 (8)
12 效果圖 (9)
設計感悟
闪斩 作為景觀設計師,這個項目對我們是難能可貴的經驗。幾個月的親密接觸,最大的收獲就是能有幸參與如此之大的一個項目,不過其涉及到的子項目之多,范圍之廣也有很大的困難和挑戰。項目進行中,我們細心的研究了可持續發展所涉及的相關項目和生態修復中的各個技術環節的可行性,如何協調生態,生產,節能三者之間的關系,如何優化空間用地布局打造空間的舒適感,健全服務服務設施,實現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實現城市擴張的可持續發展。設計中改善區域的生態環境,恢復原有的自然風貌.盡可能避免破壞現有的防護林及原生樹木,保護生態環境,節約資金降低能耗減少資源浪費,為綠色生態的現代城市建設留下無限生機。在保留原有的“精髓”同時,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遵循自然規律和發展需要,堅持整治與保護相協調,使之達到全新的、符合當代使用功能和景觀生態要求的高度,實現生態恢復和人文建設和諧可持續發展。
庄继 我們根據生態環境修復的需要和石家莊市可持續發展的需要進行整體合理的規劃。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基礎上,恢復滹沱河兩岸的生態環境。以合理利用原有的材料與用現代景觀設計語言相結合,把破壞較為嚴重品種單一的防護林進行修復和改造成樹種多樣化的生態防護林,把沙化的河灘恢復為濕地河灘,合理安排人為活動空間和生態恢復空間,使其和諧。遵循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低碳導向型現代景觀環境,實現滹沱河兩岸的生態環境修復,為城市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契機。
推薦新聞
官方推薦
![](data/afficheimg/1730839818462432581.jpg)
微信咨詢平臺
![](idea-king/images/weixin.png)
掃描二維碼
或直接搜索“艾景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