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居組委會
2023-11-30
22000
導讀: 冷屎本設計項目“彌合之邊界,傷痕之寶藏——中越邊境戰后跨境種植新系統”著眼于麻栗坡縣雷患問題,提出了一套創新的排雷、采礦、種植一體化循環機制。通過“十六宮格制”地塊劃分和關鍵建筑設計,本項目旨在實現無雷種植,促進中越跨境貿易安全,加深兩國人民友誼。本方案不僅關注現實問題,更展現了未來邊境地區發展的新可能,榮獲第13屆艾景獎杰出設計獎。讓我們一起探索這一融合創意與實用的設計方案,見證邊境地區的重生與繁榮。
▲前期分析篇
塞淹該篇作為概念引入篇章,從麻栗坡地雷故事引入、地理區位分析、低質條件分析、現狀條件分析、歷史分析、人群易炸傷路線分析、人群戰后心理分析等多個角度詳細講述了麻栗坡縣八里河村因地雷所遭受的傷害,及其發展的機遇。同時該篇章也為接下來應用策略篇中設計中的各個環節提供依據。
設計說明
虑矫中越戰爭后,邊境線上麻栗坡一帶仍殘留數以百萬的地雷。因地雷密集,導致可開發土地少,導致當地經濟難以發展,此外中越跨境種植被提上日程,解決雷患種植用地迫在眉睫。
蠕蹋根據現有問題我們將在麻栗坡中越邊境線上選取600公頃有雷患的土地,設計一套集排雷、采礦、種植于一體的循環機制。
抵北我們采用“十六宮格制”進行地塊劃分,每一地塊為1公頃,由安全土壤向雷區依次劃分為已排雷地塊、建筑搭建地塊、地雷勘探地塊與未開發地塊。
响砍首先在建筑搭建地塊搭建關鍵建筑,緊接著在地雷勘探地塊進行燒荒處理,并引入岡比亞有袋鼠進行地雷排查,排雷后收集并分解地雷進行循環利用。最后已排雷地塊將成為祖母綠礦場,部分礦坑將保留成為戰后紀念性景觀。其余礦坑則土方填平成為無雷種植用地。在機制中介入了控制塔臺、排雷鼠飼養籠、地雷儲藏庫、觀光臺,這四個關鍵建筑,讓游客可參觀機制全過程。觀光旅游業開展同時,引入互動型種植,提高當地經濟收益,籌集資金再用于排雷機制中。
▲應用策略篇
拾匿該篇章為本方案的核心篇章,是本案設計亮點體現,該篇章講述了我們設計的機制如何用于運用于麻栗坡縣的雷區,做到促進排雷的經濟循環,達到精準排雷并且還地于種植的目的。同時該篇章中的各個重要環節成為接下來模式生成篇與效果展示篇的設計方向。
▲模式生成篇
該篇章用建筑生成圖、平面布置圖、機制重要節點效果圖的方式講述了機制中的重要環節是如何落實的。
▲效果展示篇
访跛該篇章為本方案設計效果展示篇章,用效果圖的方式描繪排雷、種植、挖礦、參觀的場景;用建筑搭建說明的方式講解方案中建筑搭建方法與其中可移動建筑的折疊或拆卸方法;用場地剖面圖的方法講述建筑在不同地形的搭建方法。
設計感悟
設計亮點
專家評語
選題新穎,設計表達清晰,具有一定的創意性,通過方案創新,實現中越邊境的危地改造和無雷種植
項目檔案
項目名稱:彌合之邊界,傷痕之寶藏——中越邊境戰后跨境種植新系統
院校名稱:首都師范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指導老師:梁家維
主創姓名:周道 劉洽含
成員姓名:吳欣瑩 陳潔鈺
設計時間:2023-04-02
項目地點:云南省,麻栗坡縣
項目規模:600公頃
項目類別:方案設計-景觀設計
獎項榮譽:第4屆世界人居杰出設計獎
推薦新聞
官方推薦
微信咨詢平臺
掃描二維碼
或直接搜索“艾景獎”